彝山蘭若:開啟武夷山修心之旅的東方魅力
彝山蘭若:開啟武夷山修心之旅的東方魅力
2015-09-16 來源:閩北日報
沒有任何大費周章的廣告,靠的是口耳相傳的方式經(jīng)營,走的是融合東方禪學風格,沒有過度的細致拘謹,但充滿禪機。
如果你去過或者了解臺灣的“食養(yǎng)山房”,會覺得武夷山的“彝山蘭若”是那樣地熟悉和親切。這家深藏在武夷山中的茶文化棲息地,雖然還沒有“安縵法云”和“悅榕莊”那般名氣,但體驗之后,卻深深為它修心的味道所吸引。
修心的孝文家茶
“彝山”取自于一種說法,即古代武夷山也做“武彝山”。蘭若,即“阿蘭若”,這是一個佛教名詞,其中“若”原意是森林,引申為“寂靜、空閑、遠離處”提供給修行之人居住的房子。
開業(yè)沒多久,來到武夷山的愛茶客,嘴里和耳里相傳的都是這家的稀罕色彩。有人說,彝山蘭若的屬性,是一個茶文化與藝術的生活空間,是一個輕奢雅致的度假別墅;又有人說,它,位于大王峰下、蘭湯橋邊、小溪水旁,一處幽靜的院落,如隱士般凝神靜氣,如處子般岸芷汀蘭。在彝山蘭若的公共空間中,每一處都透著茶文化的“和、敬、清、寂”,可以看出設計者頗費了心思。
武夷山是烏龍茶的發(fā)源地,所以彝山蘭若的特色更注重對茶文化的解讀和體驗。在入住期間,已經(jīng)包含了多道武夷巖茶“孝文家茶”的免費贈送品鑒,你可以幸福地享受美女茶藝師的茶藝,并為你講解武夷茶文化。
彝山蘭若茶室中主推“孝文家茶”,寓意傳家無別物、一片丹心一泡茶!
陳孝文,2006年被授予“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紅袍制作技藝傳承人”稱號,是同批十二位傳承人中年齡最小的一位,貨真價實的“80后”。
孝文家茶,根據(jù)茶葉品級不同,分為:私房茶、精品茶、蘭灘十八號、工作茶等系列。其中又以產自于“三坑兩澗”之首“牛欄坑”的肉桂為代表產品,于是有了“牛首”、“牛肉”的名字。
創(chuàng)法的微型藝術
走進彝山蘭若,品茶的同時,更是進入了一個微型藝術館,各類藝術創(chuàng)作展在這里不定期舉辦,這里也是“孝文書院”,上承朱熹老夫子的“紫陽”遺風,不時有文人墨客在這里“圍爐夜談”,盡顯名仕張狂。
今年四月至七月,是職業(yè)藝術家沈克龍老師作品展,他多幅各時期創(chuàng)作的藝術書畫作品成為建筑裝飾元素,一切都是那樣的和諧而自然。
欣賞沈克龍老師的作品,自己的確缺乏專業(yè)眼光,但最直接的為其創(chuàng)作手法而感嘆。
此前這里也曾展出“和泥美女”可可老師的陶藝作品系列,現(xià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