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茶葉史記
南麗江及楚雄部分地區(qū))七個郡?梢妰蓾h治滇均屬益州管轄。均屬益州管轄。故吳普《本革、菜部》所稱益州主要是指現(xiàn)今云南所屬之地。
三國時期南中茶子
《華陽國志·南中志》中有“平夷縣,郡治有鍘津、安樂水。山出茶、蜜”的記載。據(jù)吳覺農(nóng)《茶經(jīng)述評》載:“平夷縣約當今云南富源縣地。”平夷縣距當時南中的中心味縣(今曲靖)140里。
唐·陸羽《茶經(jīng)·七之事》(公元775--780年)載:“晉傅巽《七誨》“蒲桃、宛柰、齊柿、燕栗、垣陽黃梨、巫山朱橘、審中茶子、西極石蜜”。南中系東漢末時對今全滇和黔西北、川西南的總稱。諸葛亮平定南中后,蜀漢建興三年(公元225)改益州郡為建寧郡,郡治由滇池縣移至味縣,統(tǒng)管南中之地,味縣遂成為當時南中的政治經(jīng)濟文化中心。傅巽以南中茶子與當時國內(nèi)外名特水果等產(chǎn)物(宛柰即大宛國的蘋果,西極石蜜即天竺國的冰糖)并列,可見云南茶子當時已有盛名。
唐宋時期茶出銀生城
唐樊綽《蠻書·管內(nèi)物產(chǎn)第七》(公元864年)載:“茶出銀生城界諸山。散收,無采造法。蒙舍蠻以姜、椒、桂和烹而飲之”。銀生城(今景東縣)界諸山,即今景東、景谷及其以南之地。蒙舍蠻系唐代洱海附近居民的六沼之一的南沼,居住在今巍山、南澗縣境。清·阮福《普洱 茶記》(1825年)中有“普洱 古屬銀生府,則西香之用普茶,已自唐時”的記載。西番指今西藏、四川等地的藏族。南宋:李石(約12世紀中期)《續(xù)博物志、卷七》載,“茶出銀生諸山,采無時。雜椒姜烹而飲之”。
上述記載說明唐宋時期云南產(chǎn)茶集中在滇南,采制粗放,飲用方法都是加上香辣等配料煮飲。云南茶已銷往西藏等地。
明代名茶問市
明馮時可《滇行紀略》(16世紀下)載,“楚雄府城外石馬井水,無異惠泉。感通寺茶,不下天池伏龍。特此中人不善焙制爾”。按:感通寺茶系指大理感通茶,惠泉指天下第二泉--無錫惠山泉,天池指明代江蘇蘇州的天池山產(chǎn)的名茶,伏龍是指浙江古會稽名茶之一種,亦稱臥龍。
明·萬歷年間謝肇制《滇略》載,“士庶所用皆普茶也,蒸而團之”。
明末(1639年)地理學家、旅行家徐霞客《滇游日記》載,“中庭院外喬松修竹,間以茶樹,樹皆高三四丈,絕與桂相似。時方采摘,無不架梯升樹者。茶味甚佳,焙而復爆,不免黝黑。”日記中還提及過順寧府時住梅姓老人家,主人以云南府所產(chǎn)名茶--太華茶招待。
上述記載表明,普洱 茶之名始見于明代;云南已有名茶出現(xiàn),焙制方法未秦完善;葉種茶樹須架梯采摘。
方以智《物理小識》(1664年)載,“普洱 茶蒸之成團,西番市之,最能化物與六安同”。 劉健《聞夜錄》稱,順治18年(1661年)3月在北勝州(今永勝縣)與藏人互市茶馬,當年人藏普洱 茶三萬擔。